当前位置:故事大全首页 / 语录句子 / 因材施教下一句是什么?是什么意思?

因材施教下一句是什么?是什么意思?

本文发表于2023-2-16 14:59:21142人浏览

因材施教下一句适己而行

前后全句子:因材施教,适己而行。因材施教,静待花开。

因材施教指的是什么意思呢?

【因材施教】 ( yīn cái shī jiào )

【解 释】 因:根据;材:资质;施:施加;教:教育。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、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。

 

“因材施教”的名言有哪些?

“因材施教”的名言分别有:

1、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、具有自己的志向、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,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。—— 赞科夫

2、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,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,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、浇水和培养教育,这叫"因材施教"。—— 陶行知

3、人像树木一样,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,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,应当是:立脚点上求平等,于出头处谋自由。—— 陶行知

4、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,奇怪的是,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,而是别具特点,与众不同的孩子。—— 苏霍姆林斯基

5、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。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、兴趣、爱好和特长,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。—— 苏霍姆林斯基

关于“因材施教”的知识延展:

1、拼音:yīn cái shī jiào

2、近义词:对症下药

3、 反义词:一视同仁

4、用法: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含褒义

5、解释:因:根据;材:资质;施:施加;教:教育。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、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。

6、出处:《论语·为政》子游问孝、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:“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,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,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,故不同也。”

7、例子:清·郑观应《盛世危言·女教》:“别类分门,因材施教。”

8、成语故事:春秋时期,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智力、性格等去教导他们。子路问他听到正确意见是否立即照做,孔子让他先请示一下父兄,而对冉有说可以立即照做。学生公西华不解,孔子解释说冉有为人谦让应鼓励,子路轻率刚猛要慎重行事。

9、造句:

(1)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首先提出来的一条教学原则。

(2)蒋老师的教学很有特色,不但讲得深入浅出,而且还注意因材施教,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。子曰:“有教无类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