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洛阳巨蛇事件
本文发表于2020-3-18 19:34:58最后修改于2023-2-21 14:02:22646人浏览
唐玄宗时期天竺高僧善无畏降服邙山巨蛇一事。《旧唐书·志·卷十七》记载:
“天宝中,洛阳有巨蛇,高丈余,长百尺,出于芒山下。胡僧无畏见之,叹曰:‘此欲决水注洛城。’即以天竺法咒之,数日蛇死。禄山陷洛之兆也。”
能被官修正史收录,可见邙山巨蛇并不只是简单的民间传闻。该蛇“高丈余,长百尺”,按照1唐尺=31.209厘米计算,邙山巨蛇高3米多,长31米。
这在当时震惊中外,唐人请来天竺高僧善无畏出面解决。善无畏本是东印度国王,后因厌倦王室争斗而出家,游历诸国,阅历颇深。来到中国后,受到了唐玄宗亲自慰问。善无畏观察邙山巨蛇的行为举止,感叹道,这条巨蛇准备引水漫洛城。于是用法咒对其进行攻击,几日后蛇死。
这件事的发生时间存在争议。两唐书均记载是天宝年间,而善无畏早在开元二十三年就已经圆寂。“天宝”可能是史官误记或有意为之。旧唐书声称此事是安禄山攻陷洛阳的前兆,而安史之乱又叫天宝之乱,将时间记为“天宝”,便可顺理成章地与天宝之乱联系上,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。因此,此事的发生时间更有可能是在开元年间。
另有说法认为,降服巨蛇的人并非善无畏,而是善无畏的弟子,他们以善无畏的名义降服了巨蛇,此说法避开了时间误差。
但不论是哪种说法,如今都难以考证,更多谜底有待考古揭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