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瑜为什么叫周郎
本文发表于2022-6-18 9:56:26最后修改于2022-10-19 13:02:46231人浏览
“郎”也就是现在帅哥的意思,当然按照当时品评人物的标准,不单单要长得好看,还要有品格、有修养、逼格高才行。
同样被称作“郎”的还有孙策(“孙郎”,孙策更高端的称呼叫“长沙桓王”、“小霸王”),陆逊的同族叔父陆绩也有“怀橘陆郎”的典故。
当然由于周瑜在当时的确是长得很帅,年少成名,赤壁一战更是江东首功,再加上的确是一代儒将,还大肚能容、精通音律,自然可以被称作“郎”。
由于周瑜英年早逝,在历史上只留下了他的青葱岁月,所以他的历史地位也都是在“郎”的时代奠定的。再加上他生前没有封爵(诸葛亮后来叫“武侯”)且没有当过政府高官(诸葛亮当过丞相,周瑜当过的“大都督”不能算正式职务,他的正式职务“中护军”又显得不够高大上)。
诸葛亮早年也可以称“郎”(按照标准肯定够了),但他后期担任蜀国丞相时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,所以就更多被称为“公”了。其实后世关于三国题材的文人文学作品(不包括小说、戏剧)引用率最高的就数诸葛亮和周瑜二位了,而诸葛亮更多被称为“丞相”、“公”或“武侯”,所以“周郎”就很常见了。
这也是周瑜的悲剧吧,别的郎要么没他后世名气大(如陆绩),要么有比“郎”更高大上的称呼(如诸葛亮),而他谋略超群,功绩显赫,还只能称个“郎”(都是英年早逝惹的祸),的确是挺憋屈的,更别提他在《三国演义》及其他民间故事里被黑得外焦里嫩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