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不释卷的故事
三国时,吕蒙是吴国的大将。
一次,他点兵3万,用船80余只袭击荆州。水手一律身着白衣,大批精兵埋伏在船舱里。黑夜,船到当阳江边,烽烟台的汉兵厉声盘问。吴军诈称是商船,要求靠岸避风,汉兵信以为真。约至二更,船上吴军突然之间之间之间袭击,占据了烽烟台。随后,吕蒙带兵长驱直入,轻取荆州。
吕蒙作战勇猛,平时却不肯读书。孙权劝道:“你读点历史和兵法,用兵更高明。”
孙权道:“汉先武帝已往行伍出身,却‘手不释卷’。”
从此,吕蒙勤勉自学,受益匪浅。
手不释卷:手里不离开书本,形容读书勤奋。
猜您喜欢的文章
成语故事掩耳盗铃的故事简短
春秋时侯,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。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,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。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,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。小偷心里高兴极了,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。可是钟又大又重,怎...
成语故事幼儿易懂的成语故事
刻舟求剑从前,有个人带着一把宝剑坐船。船才开出来,突然听见“扑通”一声,他的剑落到水里去了。怎么办呢?他想了半天,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,他用小刀在船上刻了一个印记,便悠然自得的在船上坐着。划船的人很着急...
成语故事笨鸟先飞的成语故事
王守仁是我国明代中叶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。王守仁出生在一个封建贵族家庭。他父亲官至兵部尚书,但是,王守仁似乎一点儿也没有遗传到父亲的聪明。他5岁还不能说话,当时大家都以为他是个哑巴,有的人还以为他根本...
成语故事著名的爱国成语故事
故事1西周初,周公旦的儿子伯禽封于鲁,太公望(姜子牙)封于齐,周公仍在朝摄政辅佐成王。三年后,伯禽入朝向周公汇报政务,周公说:“为什么来得这么晚?”伯禽说:“我变革礼俗,费力不小。比如服丧,必得服满三...
成语故事简短又好的成语故事
作壁上观秦朝末年,项羽与叔父项梁起兵反秦,推举楚怀王之孙为楚王,军威大震。已被秦朝灭亡的赵、魏、燕、韩诸国,也伺机复国,与楚王结盟反秦。项梁率军接连取胜,秦二世胡亥急遣大将章邯统领大军镇压。定陶一战,...
成语故事又短又好的成语故事
负荆请罪战国时,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,因蔺相如多次立功,赵王封他为相国,廉颇不服气,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。蔺相如为了国家,对廉颇多次避让,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,便背着荆条,到蔺相如...
成语故事退避三舍的故事_退避三舍的故事简短
春秋时候,晋献公听信谗言,申生被杀,还捉拿申生的兄长重耳。重耳连忙逃出了晋国,逃跑了十九年。终于,重耳来到楚国。楚王认为重耳大有作为,就非常的客气对待重耳。楚王问重耳:“你当上晋王,怎样报答我呢?”重...
成语故事一诺千金的故事_一诺千金的故事简短
秦朝末年,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,性情耿直,为人侠义好助。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,无论有多大困难,都设法办到,受到大家的赞扬。楚汉相争时,季布是项羽的部下,曾几次献策,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,刘邦当了皇帝...
成语故事入木三分的故事_入木三分的故事简短
晋朝的大书法家王羲之曾经在池塘边练字,每次写完,就在池塘里洗笔砚。时间一久,整个池塘的水都变黑了。无论休息还是走路,他心里总是想着字的结构,揣摹着字的架子和气势,不停地用手指在衣襟上划着,时间久了,身...
成语故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故事
千里之堤溃于蚁穴。意思是一个小小的蚂蚁洞,可以使千里长堤毁于一旦。比喻小事不注意会造成大乱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故事某一年,临近黄河岸畔有一片村庄,为了防止水患,农民们筑起了长堤。一天,有个老农偶然发现...
成语故事怒发冲冠的故事
“怒发冲冠”这则成语的冠是帽子。愤怒得头发直竖,顶起帽子。比喻极度愤怒。怒发冲冠的故事怒发冲冠这个成语来源于《史记.廉颇蔺相如列传》,王授璧,相如因持璧却立,倚柱,怒发上冲冠......赵惠文王得到一...
成语故事手不释卷的故事
三国时,吕蒙是吴国的大将。一次,他点兵3万,用船80余只袭击荆州。水手一律身着白衣,大批精兵埋伏在船舱里。黑夜,船到当阳江边,烽烟台的汉兵厉声盘问。吴军诈称是商船,要求靠岸避风,汉兵信以为真。约至二更...
成语故事滥竽充数的故事50字_滥竽充数的简短寓言故事
滥竽充数 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,尤其喜欢听吹竽,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。齐宣王喜欢热闹,爱摆排场,总想在人前展示下一国之君的威严,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,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。...
成语故事鹤立鸡群的故事50字_鹤立鸡群成语故事简短
晋朝皇室有个侍卫官中嵇绍,一次他跟着皇帝出去打仗,结果被敌人包围,其他人都只顾自己逃命只有嵇绍,保护皇帝勇敢地杀出了重围。大家都觉得他是个英雄。嵇绍的.身材高大,一次,他上朝时,有人称赞他:“他是那么...
成语故事釜底抽薪的故事50字_釜底抽薪的故事简短
东汉初年,大将吴汉受命镇守边境。有一天晚上,敌人乘吴汉的军队没有防备,偷袭了他们的营地。一时间,喊杀声四起,火光冲天,吴汉的士兵大乱。敌人进攻的时候,吴汉正在睡觉,听到士兵的报告,他不但没有慌张,反而...
成语故事唇亡齿寒的故事30字_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简短
春秋时候,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,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(guó)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,要派兵灭了虢国。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,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。“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?”晋献公问...
成语故事事半功倍的故事
事半功倍是一个成语,最早出自于战国·孟子及其弟子《孟子·公孙丑》。事半功倍意思是花一半力气,收到成倍效果;指做事得法,因此费力小,收效大。含褒义;在句中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。事半功倍的故事战国的时候...
成语故事戏彩娱亲
戏彩娱亲,汉语成语,意思是指春秋末楚国老莱子穿五彩衣为婴儿状以娱父母之事。出自《艺文类聚·孝引列女传》。戏彩娱亲的故事春秋时,楚国有位隐士,名叫老莱子。这个老莱非常孝顺父母,对父母体贴入微,千方百计讨...
成语故事不一而足的故事
【注音】bùyīérzú【成语故事】元朝时期,乐善好施的施济资助桂富五300两银子,让他赎回妻子与孩子,同时给他十亩田地。桂富五在地里挖出1500两银子偷偷到绍兴过好日子。施济去世后家道衰落。好友支德...
成语故事目不窥园的故事
【拼音】mùbùkuīyuán【成语故事】西汉时期,广汉学者董仲舒年少时读书非常刻苦,经常是夜以继日地读书,他的书房紧靠着姹紫嫣红的花园,他三年没有进过花园,甚至连一眼都没瞧过。后来他被征为博士,公开...